专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太阳纸业():产品价格上调自有浆降本增效看好太阳盈利能力改善
类别:公司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徐林锋/戚志圣/杨维维日期:-02-23
事件概述
近期文化纸和生活用纸市场较为火热,新年之后整体纸业市场价格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我们认为在纸价上涨,同时太阳纸业有新增的造纸和木浆产能投放的情况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得到改善。
成本端:自有浆产能陆续释放,公司成本优势凸显。
截至2月18日,国内商品针叶浆现货均价为元/吨,从年初起涨幅达到了6.67%。受针叶浆上涨的影响,国内阔叶浆现货价格也由年初的元/吨上涨至元/吨,涨幅达到了6.34%。而公司自有浆产能也于年年末和年年初陆续投产:年11月,公司广西基地的20万吨化机浆投产,年1月,公司广西基地的80万吨化学浆投产。在商品浆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公司自有浆产能的投产将实现成本节降、效率提高,有力保障公司广西基地的平稳运行,同时增强了公司文化用纸的市场竞争力,拓展公司的发展空间。
销售端:公司新产能陆续投放,文化纸与生活用纸齐涨价,企业库存持续下降。
从产能情况看:公司广西基地的文化用纸纸机于年9月正式投产,年产能达到了50万吨。而年10月和12月,公司共有两台生活用纸纸机投产,年产能共12万吨。新产能的投放能够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增厚公司的产品销量。从市场价格来看,截至2月18日,双胶纸市场均价由年初的.5元/吨上涨了3.79%至元/吨,而生活用纸市场均价达到了元/吨,相较于年初上涨了0.65%。同时,由于木浆价格目前仍然处于上涨周期,成本面对文化用纸和生活用纸涨价依然具有一定的支撑从作库用存。情况看:年1月份,双胶纸企业库存天数较年下12降月了份5.97%。上周双胶纸的企业库存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较上上周下降了2.23%。通过文化纸企业库存持续下降的情况也可以看出,文化纸目前的销售情况较热,纸厂接单情况良好。在纸厂库存持续下降,渠道库存也处于相对低位的时候,我们预计纸价的温和上涨有望持续。
新设南宁子公司有望进一步丰富原料供应体系,强化林浆纸一体化优势。
年2月10日,公司发布《关于设立南宁太阳纸业有限公司的公告》,拟在南宁设立子公司,建设除北海之外在广西的第二个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人工林、速丰林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具备打造“林浆纸一体化”的天然地理优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2.5%,居全国第三;木材产量3,万立方米,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位。公司在南宁新设公司拟投资项目的实施将和广西基地北海项目、老挝基地“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进一步相互补充,形成协同,有助于公司打造完备的原料供应体系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自有木浆产能陆续投放,可以有效的降低公司纸制品的用浆成本,而文化纸价格触底反弹以及公司新产能的投放也能增厚公司的收入,公司的盈利能力环比有望持续改善。考虑公司最新发布的业绩预告,同时去年四季度纸价涨幅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1-23年营收.55/.88/.99亿元的预测至.58/.75/.23亿元,下调21-23年EPS1.36/1.54/1.71元的预测至1.11/1.20/1.27元,对应年2月22日12.15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1/10/9.5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文化纸需求大幅下滑。2)行业新增产能过多导致公司产品价格下降。
科士达():电源领先企业数据中心、新能源多点开花
类别:公司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马成龙/付晓钦日期:-02-23
国内领先电源企业,数据中心新能源业务多点开花科士达是行业领先的UPS生产商,是国内最早进入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公司数据中心主要产品有不间断电源(UPS)、精密空调、高压直流电源、通信电源等。现形成了数据中心、新能源(含光伏、储能及充电桩业务)两大产品线,年末占比分别为78%/10%。
数字能源高景气:东数西算带动千亿投资增量,储能迎来蓝海市场东数西算带动IDC建设全面提速,十四五期间投资总额有望超亿元。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十四五期间有望带动IDC投资建设超过亿元;光伏组件成本压力降低,新能源及储能装机有望维持提速:1)光伏:预计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超过GW,-25期间年均复合增速11%,年组件端成本压力减轻,中游出货有望提速;2)储能:光储融合加速,电化学储能开启千亿蓝海市场。
优势及成长性:国内领先UPS企业,携手宁德储能加速发展1)数据中心产品:公司数据中心产品以UPS技术为抓手,综合解决能力突出占据领先地位,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在运营商、金融政企客户市场具有较高占有率,受益于新客群开拓、“东数西算”背景下贡献潜在增量;2)光伏业务:减值计提完毕,海外疫情影响好转逐步消退,轻装上阵迎来底部反转;3)储能业务:公司深耕电源技术多年,具有储能PCS、特殊储能PACK产品生产能力,携手宁德建厂,产线投产带动海内外储能业务全面提速;4)充电桩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风险提示
“东数西算”推进不及预期,光伏及储能出货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影响施工。
看好行业和公司业务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年收入分别为36/47亿元,同比+30%/32%(暂未考虑东数西算潜在增量订单),归母净利润4.6/5.8亿元,同比31%/28%,对应EPS为0.78/1.00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31/24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凯盛科技(552):显示业务稳步前行UTG蓄势待发
类别:公司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方晏荷/张艺露日期:-02-23
UTG打开新成长空间,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公司是凯盛科技集团新型显示与应用材料领域的重要产业化平台,在集团战略指引下两块业务齐头并进,显示模组和电熔氧化锆等产品市占率稳步提升。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持续创新,依托集团玻璃原片优势,研发出了国内唯一全国产化UTG生产工艺并实现投产,在折叠屏手机火热及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公司UTG业务有望于22-23年放量,我们预测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为1.8/2.9/4.5亿元,对应EPS为0.23/0.38/0.60元。可比公司22年PE均值27x(Wind一致预期),我们看好UTG成长空间,给予公司22年35xPE,目标价13.30元,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新型显示产能稳步扩张,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新型显示业务主要包含ITO导电膜玻璃、玻璃盖板、玻璃减薄、显示触控模组等产品,20年收入41.5亿元,占比81.8%。截至21H1,公司ITO导电玻璃/平板电脑显示模组/笔记本电脑显示模组在全球市占率约为25%/17%/7%,均处于行业较为领先地位。21年3月公司新型显示产业园一期技改项目投产,剩余在建项目有望于22年12月投产,全部投产后公司显示模组产能将由万片/年提升至约万片/年。我们认为随着新建产能逐步投产,公司产品加速高端化发展,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预测21-23年新型显示业务收入增速为29%/13%/24%。
UTG坐拥四大领先优势,有望脱颖而出快速放量公司成功开发出国内唯一全国产化的“原片配方开发、原片生产、UTG减薄、UTG成型、柔性贴合”全套UTG生产工艺技术,目前已建成万片/年的UTG一期产线,二期万片/年产线有望于年12月投产。
据Counterpoint预计,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望达万部,对应21-25年CAGR为56%,UTG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我们认为公司在产能布局、原片供应、技术研发和客户资源四个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有望脱颖而出实现国产替代,预计22/23年UTG收入为2.3/7.2亿元。
全球电熔氧化锆领军者,新材料品类丰富看点多公司新材料业务以锆系产品为旗舰产品,其中电熔氧化锆产销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在国内市占率超过50%,年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近年来公司立足锆系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截至21H1公司纳米钛酸钡/稀土抛光粉/球形石英粉产能分别为0/0/0吨/年。
我们认为公司新材料业务小而美,随着应用领域的逐渐拓宽,其增长潜力有望释放,预测21-23年新材料业务收入增速为38%/16%/20%。
风险提示:折叠屏需求不及预期,UTG产线建设不及预期,产品迭代风险。
中际联合():风电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龙头多领域拓展打造平台型公司
类别:公司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邱世梁/王华君日期:-02-23
公司为风电专用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龙头,盈利能力较强公司为风电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龙头,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内风电领域市占率超60%。公司-营收CAGR约39%,归母净利润CAGR约41%,毛利率长期维持50%以上,盈利能力较强。
风电行业持续发展,-年中国新增装机量CAGR约16%风机下乡、大型化、海上风电三大趋势下,风电行业有望维持较快发展速度,叠加主机厂安全意识提升,公司作为风电高空安全作业设备领域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达71.67GW,-年CAGR约为18%,预计年全球、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GW、78GW,-年CAGR约为11%、16%。
品牌、技术优势明显,海外市场持续拓展有望拉动公司盈利能力增长1)客户资源壁垒深厚: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知名风电厂商,实现了国内年具有新增装机的全部风机制造商和国内五大电力集团的全覆盖,为提供产品拓展基础;2)掌握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并不断深化:-公司研发费用CAGR为22%;3)海外存量市场替换空间广阔:公司年产品占国内新增风机市场约67%,预计-年美国市场年均存量技改市场规模约9亿元,公司目前在美国潜在市场市占率不足2%,海外存量市场替换有望拉动公司盈利能力增长。
发展十余年经验丰富,多领域拓展有望搭建平台型公司从安全方面考量,电网、通信等高空建设过程中对专业高空安全设备需求日益提升。公司凭借多年风电领域的技术与客户资源积累有望向风电外领域拓展。目前公司产品已在风电外领域10余个行业以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伴随公司资金、技术、管理等能力进一步提升,搭建平台型公司有望顺理成章。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年营收分别为8.9/11.6/14.4亿元,同比增长30%/3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3/4.1亿元,同比增长34%/33%/23%,对应PE34/26/21X。
公司作为高空安全作业领域龙头,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基本处于行业第一,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太阳能():光伏电站运维龙头受益于绿电市场化
类别:公司机构: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贺朝晖/吴程浩日期:-02-23
绿色电力运维龙头企业
公司从事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生产,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自15年借壳上市后稳健推进光伏电站的建设和并购,持有超4GW的光伏电站,持有规模和毛利率居光伏行业前列。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盈利能力强,-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五年CAGR为16.81%。
平价上网带动终端需求,碳排放权促进绿电交易在全球各大经济体碳中和政策及平价上网的发展趋势下,光伏行业迎来新的增长阶段。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GW,-年中国新增装机量达到~GW。十四五期间全球装机量与十三五期间相比将增长.76%~.61%,将带动终端光伏电站建设,预计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GW以上,国内新增装机将达到75GW以上。碳排放权交易的深入推进也将提升绿电企业的收益。假如公司光伏电站全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出售CCER每年收益可达3.1亿元。
规划年均3GW光伏电站投资建设,大幅扩建光伏组件产能公司持续推进光伏电站的高质量投资建设和收购,推进光伏电池组件的产能建设。目前公司拥有5.19GW的光伏电站及1.2GW高效单晶电池和2GW高功率组件的产能。我们认为公司年末可实现光伏电站累计装机规模20GW,及20GW高效电池,4.5GW高功率组件产能的扩建,运营及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提升公司发展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59/81.66/.02亿元,同比增长29.29%/19.06%/29.8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40亿元、20.13亿元和27.43亿元,同比增长49.78%/30.73%/36.27%,EPS分别为0.51/0.67/0.91元/股,三年CAGR为38.84%,对应PE分别为18x/14x/10x。
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情况,我们给予公司22年19倍PE,目标价12.73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电站在建和并购进度不及预期;电池和组件产能扩建进度不及预期;光伏下游新增装机量不及预期;异常及恶劣气候环境的变化;疫情的反复影响施工进度;原有电站补贴拖欠的长期延后导致公司现金流不足。
海康威视():全年业绩稳健增长创新业务和EBG是主要成长动能
类别:公司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谢恒/姚康日期:-02-23
公告:公司发布年业绩快报,营业收入.01亿元,同比增长28.03%;归母净利润.84亿元,同比增长25.39%。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72亿,同比增长19.50%;归母净利润58.18亿,同比增长17.61%。
受益创新业务和EBG、SMBG拉动,全年业绩稳健增长。公司全年收入增长28.03%、归母净利润增长25.39%,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内PBG和SMBG与宏观挂钩较为密切,上半年增速较高,下半年有所放缓,EBG全年增长都较为稳定,海外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都有了好转,经济活动基本复苏,也实现了平稳增长。创新业务全年都有高速增长,继萤石之后,机器人业务也将分拆上市。分季度来看,考虑到基数和宏观原因,收入增速逐季有所放缓,Q4单季度仍取得了19.50%的增长。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营业利润率略有降低。公司全年营业利润率22.72%,同比降低1.2个百分点,由于年前几个季度原材料涨价明显,对毛利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年控制费用,人员增长放缓,而年并未在人员投入上进行限制,我们判断,特别是研发费率,同比预计有一定程度的提升。Q4单季度营业利润率22.37%,环比有所降低,主要是Q4有一笔较大体量的工程收入的确认,综合毛利率预计环比有所降低。
持续挖掘行业需求,多维感知+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打开成长空间。随着国内外逐渐放开,经济活动陆续恢复正常,为国内外业务的增长提供了保障,EBG方面,头部企业的降本增效诉求是穿越宏观经济周期的,数字化转型将催生大量的智能物联网需求;创新业务方面,除了萤石、机器人、汽车电子和微影,未来存储、消防、安检、慧影都将提供增长动力,增速角度,我们判断年将是前低后高的增长趋势。
公司在行业调整期苦炼内功、精耕细作,18年基本完成统一软件架构平台的搭建,19年持续磨合,在部分项目中逐渐落地。同时基于对物联感知业务的战略定位,形成在可见光、毫米波、远红外、X光、声波领域的五条技术主线,构成公司多维感知技术的主架构。我们认为随着未来行业需求增加,公司响应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有望获取更高份额,人均效率也将持续提升,年公司人均创收开始回升,未来有望持续。
中长期看,公司推动的AICloud云边融合计算架构、物信融合数据架构持续落地,不仅大幅增加原有业务的附加值,而且通过智能物联网与信息网之间的数据交互,也夯实在深度学习、大数据、智能物联网、数据应用等领域的发展基础,不断挖据有助于社会效率提升的新市场、新需求,完成从安防公司向大数据公司的转型。我们小幅下调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为.84、.51、.8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年2月22日收盘价)PE为26.3、22.3、18.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恶化;行业竞争加剧。
和而泰(002):传统赛道继续强势汽车和储能业务将放量
类别:公司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彦龙/谭佩雯日期:-02-23
本报告导读:
略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业绩略低于预期,经营质量强劲;传统赛道稳进,汽车和储能开始释放业绩;芯片业务分拆进展顺利。
投资要点:
略下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基于上游原材料波动影响,下调公司-年盈利预测为7.85亿元(-3.9%)和11.30亿元(-1.1%),预计年净利润预测为15.0亿元,对应EPS为0.86/1.24/1.64元,考虑盈利复合增速,给予年35xPE,下调目标价为30.1元(-3.3%),维持“增持”评级。
业绩略低于预期,经营质量强劲。年,公司收入59.86亿元,同比增长28.3%;实现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上升39.73%;扣非净利润4.98亿元,同比上升35.89%,在上游器件市场供需形势严峻,国际运输市场紧张,以及全球经济形势复杂的多种压力之下,公司仍实现非常亮眼增长,略低于预期,但高经营质量仍旧持续。
传统赛道稳进,汽车和储能开始释放业绩。公司持续深耕家电和电动工具智能控制器业务,通过现有客户纵向做深做透,持续挖掘新产品、新项目,提升客户份额。汽车领域,目前与全球知名汽车电子零部件厂商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获取了多个平台级项目,年进入关键的交付期。同时,公司对储能行业进行了技术储备及产业布局,目前已在储能领域完成部分项目的技术开发和产品批量生产。
芯片业务分拆进展顺利。铖昌科技分拆后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多优质项目及订单;同时加速推进5G毫米波通信及卫星互联网应用进度,实现批量生产。
风险提示:汇兑波动的风险,上游元器件价格波动及供给的不确定性。
朗姿股份():女装恢复医美扩张多元业务成长可期
类别:公司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李婕/赵艺原日期:-02-23
本土头部高端女装拓展医美、婴童业务。公司主营高端女装,年至今陆续拓展婴童装、医美、资管等业务,年以来重点聚焦女装+医美+绿色婴童三大主业。年三大主业收入分别占比46%/28%/24%、-年收入复合增速分别为17%/57%/-4%。年疫情影响下,三大业务收入分别同比-12.51%/+29.28%/-9.92%,医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
女装恢复+医美扩张,年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均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Q1-Q3公司营收26.51亿元/yoy+32.8%/较年同期+24.5%(其中女装、医美、婴童收入分别同比+41.4%/37.4%/14.3%),归母净利润1.58亿元yoy+.07%/较年同期+0.57%。分季度看,年中疫情扩散导致Q3复苏进程放缓。Q1/Q2/Q3营收分别同比+52.1%/39.7%/12.2%、较年同期分别同比+23.6%/32.8%/17.8%,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扭亏为盈/+%/+22.4%、较年同期分别-33.3%/+59.8%/-4.84%。
女装多品牌布局,复苏态势较好。公司女装定位高端,旗下共有6个自有品牌(朗姿/莱茵/子苞米/俪雅/悦朗姿/LANCYPINK)+2个代理品牌(吉高特/莫佐),其中朗姿、莱茵贡献主要收入(H1分别占女装收入72.7%/17.7%、收入分别同比+81.5%/28.5%)。Q1-Q3女装收入同比41.4%,线上/线下均取得较大幅度增长、分别同比+45%/40.7%、收入占比分别为17%/83%。Q3末女装店铺共家、较年初减少10家。
医美持续扩张,受疫情影响较小。公司年起切入医美赛道,通过并购自建的方式扩大版图,迄今旗下共有米兰柏羽、晶肤医美、高一生三大品牌、H1收入占医美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63.2%/22.7%/14.1%。截至H1共有22家医美机构(4家医院+18家诊所)。国内医美行业正处快速发展期,公司医美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小,/Q1-Q3医美收入分别同比+29.3%/37.4%。年以来先后设立6支医美股权并购基金、累计规模近30亿元,未来可持续收购优质标的,助力医美业务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婴童业务经过调整恢复盈利。年公司收购韩国婴童装上市公司阿卡邦26.53%股份、年9月进一步收购并表。阿卡邦旗下共有10+个系列品牌、目前EttOi为国内主推品牌,截至H1婴童业务共有家销售终端(韩国家+国内44家)。阿卡邦/2/11披露业绩预告,预计年营收同比+18.3%、归母净利润扭亏、受益于营收增长+成本费用率下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立足高端女装,先后切入较快发展的童装、高速成长的医美赛道,经过多年整合发展,现已具备较强的多元业务协同管理能力。年以来我国医美监管政策趋严,公司作为规范运营的头部机构有望受益于未来集中度提升,婴童业务经过整合调整业已恢复盈利。我们预计-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1.1%/35.6%/26.2%,对应PE分别为47.4X/34.9X/27.7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居民消费、医美安全事故、服装库存压力增加。
三七互娱():Q4业绩预告10.8-11.3亿出海可期
类别:公司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朱珺/周钊/吴晓宇日期:-02-23
21全年净利预增1.41%~3.23%,业绩持续修复,维持“买入”评级公司预告年归母净利28亿元~28.5亿元,同增1.41%~3.23%,扣非后归母净利预计25.5亿元~26亿元,同增6.61%~8.7%,超过我们及市场一致预期(25.96亿元/26.85亿元)。公司产品投放逐步回收,自研新品及出海业务助力业绩持续修复。考虑业绩预告情况,我们调整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预测至28.30/31.26/35.32亿元,可比公司22年Wind一致预期平均PE13X,公司全球化布局及研运一体转型效果显著,给予22年PE18X,目标价25.38元,维持“买入”评级。
Q4自研新游及出海产品亮眼表现延续,助力21Q4单季业绩创新高据公司业绩预告,21Q4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0.79~11.29亿元,同增.37%~.35%,扣非后归母净利预计实现10.31~10.81亿元,同增.79%~.12%。21年公司贯彻精品化、多元化和全球化发展战略,推进研运一体转型,推出大量不同类型、题材精品游戏,同时在海外市场实现进一步突破。21年上线产品包括《斗罗大陆:魂师对决》《荣耀大天使》
《绝世仙王》《斗罗大陆:武魂觉醒》等,全球发行的产品《PuzzlesSurvival》《叫我大掌柜》《云上城之歌》等也获得优秀表现。
出海新品22Q1已在全球多地区陆续上线,后续表现值得期待公司作为头部出海游戏厂商地位稳健,根据AppAnnie,22年1月公司继续位列中国游戏厂商出海收入排行榜单第5位。国内版号暂缓发放下来背景下,公司海外产品储备丰富,22Q1多款新品已在全球各地区陆续开启测试,包括蚂蚁题材策略战争手游《AntLegion》、放置类策略RPG手游《ChronoLegacy》和三国题材策略手游《三国:英雄的荣光》等。
精品化、多元化、全球化战略推进,静待版号,维持“买入”
公司21年自研新游及出海产品亮眼表现延续,精品化、多元化、全球化战略成效日益显现。考虑业绩预告,我们调整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至28.30/31.26/35.32亿元(前值25.96/30.99/35.58亿元),考虑可比公司22年Wind一致预期平均PE13X,公司全球化布局及研运一体转型效果显著,给予22年PE18X,目标价25.38元(前值29.25元),维持“买入”。
风险提示:版号发放进度低于预期,新品上线进度及表现不及预期,买量市场竞争加剧。
中科曙光()年业绩快报点评:扣非业绩增速超四成行业信创战略推动龙头成长
类别:公司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吕伟日期:-02-23
公司发布年业绩快报,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37.98%。公司年2月22日发布年业绩快报,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增速10.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35亿元,增速37.98%;扣非归母净利润7.53亿元,增速43.23%。
Q4归母净利润增速超3成,全年净利率整体提升2个百分点。根据此次业绩快报,公司Q4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增长34%;营业收入46.91亿元,同比增长12%,高于全年整体营业收入增速。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毛利额增长及联营企业净利润增加确认投资收益。从净利率看,公司年净利率10%,较年提升约2个百分点。
各项业务推进顺利,销售、生态等布局较完善。业务布局方面,公司持续针对高端计算机、存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自主软件、新一代节能基础设施等开展研发工作,形成完整的、安全的技术体系,为公司核心技术产业化创造了良好条件。生态方面,公司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在细分领域积极布局,联营企业海光信息H1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达到%;同时公司围绕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采用网络化布局、集群式发展模式。销售方面,公司拥有遍及全国各地30个省市区域的营销分支机构,以及政府、能源、互联网、教育等50余个行业销售团队。
行业信创趋势下领军企业有望受益,“东数西算”或将成为公司新增量。根据公司联营企业海光信息招股说明书(拟上市),浪潮、联想、新华三、同方等多家国内知名服务器厂商的产品已经搭载了海光CPU芯片,并成功获得金融、能源化工、电信运营商等领域重点客户。海光DCU系列产品已于年3月正式进行了产品发布,已经完成小批量生产,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领域。信创有望从党政领域向行业领域渗透,金融、能源、运营商等行业的信创需求预计将逐步释放,公司作为领军企业有望受益。同时,“东数西算”政策持续推进,根据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方案,全国有望布局8个算力枢纽,引导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向枢纽内集聚,形成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将带来服务器等ICT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对公司的国产芯片、服务器、计算等业务形成长期利好。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年归母净利润11.43/14.67/17.35亿元,对应PE分别为43X、33X、28X。选取wind国产替代板块,相关公司22年平均PE(wind一致预期)为36X,公司具有一定估值优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重点下游行业信创节奏存在不确定性,生态合作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证券之星数据〗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