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生长丘。在放大镜下观察,真品钻石可见其晶面上常有沟纹和三角形生长丘,而仿制品则见不到这些特征。
1、国际上采用“四C”鉴别,即:洁净度即纯度和透明度,也就是含有瑕疵的大小和数量。洁净度越高,越无杂质、无瑕疵,越呈无色透明,品质越高。颜色是在晴天无云时,用天然光线鉴别。国际珠宝界对钻石的颜色分级十分严格,是决定其名贵度和价值的首要因素。按英国GIA标准,色泽分为23级,以无色为最佳;但是珠宝界中通常认为最上品是蓝白色(此种颜色的钻石仅占发现几率的1/),还有粉红色、绿色、紫色、金黄等颜色,都是稀有珍品;其后依次是纯白色(无色),近于黄色、微黄和浅淡黄色;价值最低的是白中带黄(浅黄)。切磨。即切磨的角度、比例、抛光和后处理的水平。水平高的切工是按标准比例切磨的,各面的反射和折射都很强,光线在钻石内部和外部从一个瓣面折射到另一个瓣面,并从顶部射出,呈现五颜六色耀眼的光芒,但是也有以圆形钻为标准形,称为美式钻。此外,还有梨形、心形、马眼形、长方形和椭圆形等等。重量同等品质的钻石,重量与价格成正比。Carat即重量单位克拉,1克拉是0·2g。1克拉以上的钻石就是比较稀有的大钻石了。
2、钻石是宝石之王,不仅晶莹美观,光芒四射,而且耐久,生产稀少,价值极高。因此市场上出现许多假钻石,锆石便是其中之一。锆石外观酷似钻石,其化学称为氧化锆,是前苏联首先用化学方法合成的,故也称为苏联钻,其硬度、密度、折光率、透明度和闪光程度都与钻石相差无几,而其色彩缤纷现象有时比钻石还强烈。另一种是天然锆石,其闪光程度和色彩也与钻石相似,它们的价值低微,与真钻石价值相差极大。天然锆石化学成分ZrSiO4,是一种透明或者半透明的四方短柱形晶体,有红色、橙色、褐色、绿色、蓝色、灰色和无色等多种颜色。无色透明锆石外表酷似钻石,被称为宝石级锆石,有的国家标冒牌钻石、美国钻石,而美国则叫它曼谷钻石,其主要产地是泰国曼谷、斯里兰卡、坦桑尼亚、柬埔寨、美国和澳大利亚。我国也有较丰富的矿藏。
3、钻石的稀有性,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可以是天然资源或由于人为的情况。如果钻石是在大批量供货,它不会有太大的需求。如果钻石由一个有限的地质和地域成长,即从单一的来源,例如红色绿柱石来自美国一样;钻石的耐用性,一颗钻石必须足够耐用,能承受日常磨损。这包括硬度好、韧性好、耐热、耐压力和很高的化学稳定性。较软的石材更容易被钻石划伤,一些内部有裂纹的宝石寿命会更短,更易断裂。如果钻石遭受硬磕是不如珍珠,但是蛤汗水、香水、柠檬汁等,可能会损坏抗性较差的珍珠;钻石的美丽性、稀有度及耐久度,是一种材料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宝石的基本概念之一,特别是对于由颜色、净度、切工和克拉大小4C标准定制的钻石,优秀的切工能展现璀璨的火彩。密度高,硬度高,自然界最硬的物质。脆,如果钻石上有一个缺口,可以很容易用刀就切开。原始的钻石切割就使用特制的刀劈开的,色散率,折射率都很高,这也是钻石的火彩漂亮的原因,化学性非常稳定,基本不会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