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首次公布发射镜头,日本也要搞国产高超

白癜风治好了 http://m.39.net/pf/a_4590370.html

自从年建国70周年阅兵式上,外形独特的东风-17引发轰动以来,这种后来被证明可以以10马赫高速进行完全无法预判轨迹的机动的“神器”,基本上颠覆了对“导弹”这个概念的定义,从纯军事角度来看,东风-17的意义应该不亚于重机枪、坦克这些曾改变人类战争史的武器。

当然了,好东西谁都喜欢,东风-17亮相后马上掀起一股“高超音速武器”潮流,也伴随着“中国行我也行”的经典错觉,且不论美俄这类家底厚的,印度、日本、欧洲、澳大利亚等一众也土法上马,自己搞起了高超音速武器,其中以日本的动作最为迅速。

7月24日凌晨5时,鹿儿岛县喜木町的内之浦航天中心,只见一个明亮的火球照亮周围的物体后,被日本宇航研究开发机构(JAXA)称为S--RD1的探空火箭拔地而起,射向已开始被晨曦吞没的夜空......当天上午11时左右,JAXA宣布这次发射取得成功。

根据JAXA公布的实验过程,火箭长9.15米,直径0.52米,重2.6吨,由助推级和和搭载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级组成。发射后秒左右,火箭达到公里高度时一二级分离,超燃冲压发动机模拟装置在分离后开始进入俯冲加速状态,最高速度达到5.5马赫,火箭总计飞行时间约为秒,水平飞行距离为公里。关于实验目的,JAXA是这样解释的:这种超燃冲压技术既可用于航空航天,未来也可用于军用导弹技术。

怎么样,可以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形容这次实验了吧?

对于这次成功的试验,日本媒体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如NHK这样比较含蓄的,称“这次测试是日本防卫省下属机构委托研究项目的一部分,防卫省希望相关技术未来可以用于防务领域”;也有《日本时报》这种文字游戏都懒得玩的,直接就是“许多国家都在研发超燃冲压发动机,该技术被认为对开发超音速导弹具有重要意义”——这都不用侧面了,直接说出日本对这项技术的真正期望。

超燃冲压发动机,全称超音速燃烧冲压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特殊之处在于不带氧化剂只带燃料,且无法自行启动,需由火箭发动机加速到一定速度,可获取足够氧气供燃烧后才能点燃,这样直接在飞行过程中获取氧气辅助燃烧,节省下的重量和简化的结构,让超燃冲压发动机在消耗同等质量推进剂的前提下,产生四倍于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等于提高载荷和速度,是开发高超音速巡航导弹(HCM)的先决条件。

HCM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长时间保持较高的巡航速度,从而持续压缩敌方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同时得益于更小的体积和尺寸,无须战略轰炸机或重度改装现有战机,普通战术飞机即可携带并发射,进一步提升了部署和打击灵活性。目前服役的HCM只有俄罗斯的“锆石”,美国的X-51A仍在测试中,从进展来看,预计两三年内服役不是问题。

高超音速武器的另一条线即高超音速滑翔弹(HVGP),中美俄都在加速推进开发。HVGP的优点不少,如速度快、突防强、精度高等,工作模式是由助推段将弹头送到空气阻力较小的大气层外,弹头分离后再入大气层即进入高超音速滑翔状态,并实施机动变轨来加大拦截难度,如今这类HVGP全球唯一正式服役的只有我国东风-17——准确点说,就目前的反导技术来看,要对这个阶段的弹头进行拦截,成功率可以忽略不计。

HCM和HVGP各有优点,日本防卫省的规划也很科学,未来将同步开发这两种高超音速武器,并早在年度编列预算中就为一种叫“高速滑走弹”的吸气式高超音速导弹专门拨款,不久前公布的国防白皮书中,“高速滑走弹”依然是年度的重点项目。从这个时间线来看,即使技术进度不理想,日本防卫省也从未放松对这个项目的督促。

同时防卫省也公布了开发计划,研发计划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装备型,弹头采用圆锥形气动结构,以小型尾翼调整飞行姿态,预计年前服役;第二阶段为性能升级型,弹头将采用技术成熟的乘波体设计,也就是东风-17这种,速度和射程比上一阶段有极大提升,并可进行复杂的机动变轨,预计年代初服役。

按照正常的技术发展尺度,日本的计划遵循客观规律,看起来是没打算“猪突”,但一个比较残酷的事实是,起步太晚,就算迈大步也未必赶得上,更不用说日本这种循序渐进的。

就在日本还在欢呼火箭试验成功之时,7月30日,为“迎接”美利坚合众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准备到访中国台湾地区,央视军事公布了一段81秒的视频,其中出现了东风-17公路机动发射的镜头——看到这一幕,佩洛西和拜登怎么想不知道,日本人可能得破点防,因为他们算是刚踩上起跑线,中国已在领奖台边跃跃欲试,一副随时准备登台夺冠,还是自己抢过冠冕戴上而不是等别人给……如此看来,老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古人诚不我欺。

不过晚也有晚的好处,就像知道这东西该怎么玩才合适,如防卫省公布的计划出了进度,还包括为不同的目标专门开发不同的弹头,如在打击海上目标时装备穿甲战斗部,“专为穿透航母甲板而设计”,年就放出过模拟动画演示如何打击航母,动画里偏偏是一艘滑跃甲板型航母……打击陆地目标时则装备高爆战斗部,力求做到区域打击效果。防卫省还声称未来将以卫星导航系统为这两种高超音速导弹提供制导,为此漏出口风,意思是正在建立一个由7颗卫星组成的局部导航网络,这样就能在不依赖外国导航系统的情况下实现不间断制导——这个“外国”指的是谁,好像挺明白的......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技术难度大且投入高,目前中美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领先,俄罗斯虽然烧不起太多钱,但苏联的老本还在,能再撑一阵子。印度、欧洲、日本等算是第二梯队,但日本的技术和进度都位居第二梯队的前列。

还有个问题,日本的高超音速技术进步很快,有没有“外援”?三菱重工和JAXA拥有完整的高超音速风洞等测试设备,首先入门不是问题。其中JAXA的0.44米微波风洞可以产生最高12马赫的高速气流,虽然比不了中美俄那些二三十马赫的风洞,但做初级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研究也足够了。

而且日本高超音速技术起步也很早,20世纪80年代就推动建造航天飞机。年使用运载火箭测试了“高超音速飞行器试验机”,达到10马赫,虽然项目因为技术瓶颈和经费问题取消了,但底子都留了下来。今年1月美日签署协定,双方将共同开发尖端太空系统和高超音速导弹技术。此外英美澳成立的“奥库斯”也有与日本有合作开发高超音速武器协议。

最重要的是,日本已经把高超音速导弹的用途规划好了,除了模拟过的HCM打击航母,日媒还强调HVGP将用于“离岛作战”,也即是夺岛能力——至于这一项的假想敌是谁,恐怕也不用多说了吧。

说到底,日本仍不是个正常的国家,现行宪法依然规定日本没有发动战争的权力,那发展这些攻击力极强的高超音速武器所图为何?防御吗?且先问问他们的主子信不信吧,况且如今他们的主子也盯着东风-17、东风-26组成的大阵,心里七上八下着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