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国正研制跨介质超音速反舰导弹,空中

中国在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走在全球前列,同时也正在研制新型反舰导弹,承担起对抗美海军航母打击群的重任。最近,《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科学家正在研制新型超音速导弹,这种导弹能够像传统鱼雷在水下游弋,同时兼顾反舰导弹特性,堪称跨介质超音速反舰鱼雷,将传统鱼雷和反舰导弹融合为一体,执行反舰作战任务。

中国科学家研制新型跨介质超音速反舰导弹,采用“硼”作为动力推进系统,在巡航飞行阶段能够像民航客机保持在米高度,以2.5倍音速进行超音速巡航,在接近目标20公里范围内,采用超低空掠海突防飞行,最重要是在距离目标10公里范围内,导弹将进入鱼雷模式,切换为超空泡模式水下航行,能够以每秒米(节)速度在水下航行,寻找目标进行水下攻击。

《南华早报》称,中国新型跨介质超音速反舰导弹全长5米,能够以2.5马赫超音速飞行公里,在空中飞行距离达到公里,在接近目标10公里范围内签署水下,在水下航行过程中可随时改变其轨迹,由于采用超空泡技术,在导弹周围形成一个大气泡,减少在水下航行的阻力,导弹在导弹不损失速度的情况,在水下米深度躲避其水下拦截。

目前,全球现役传统鱼雷和导弹在打击任务上泾渭分明。各国部署反舰导弹通常由岸基,战斗机,水面舰艇和潜艇等发射,保持在水面飞行,为增加反舰导弹突防概率,采用超音速飞行和超低空飞行,万变不离其宗始终贴近水面进行飞行,而传统鱼雷通常由潜艇,水面舰艇和舰载反潜直升机发射,始终在水下航行打击水面目标。

中国研制新型跨介质超音速反舰导弹,综合传统鱼雷和反舰导弹,大部分时间在水面飞行,在接近目标时犹如鱼雷在水下航行,跟全球任何现役鱼雷和反舰导弹不同,但打击效果则是相一致,但结合传统鱼雷和反舰导弹优势,增加生存能力和打击能力。

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这款导弹采用超音速飞行,也是增加其空中突防能力。相比亚音速导弹,超音速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很难被拦截,同时末端采用巡航段掠海飞行,在最末端在水下进行航行,增强其隐蔽性,其突防能力也将更胜一步。所以,中国研制新型跨介质超音速反舰导弹,既能像超音速反舰导弹在空中飞行,又能像传统鱼雷保持在水下航行。

中美俄等全球军事大国都在努力研制各种导弹,包括超音速反舰导弹,如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发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舰射型“锆石”高超声速导弹试验取得成功,将列装俄军现役护卫舰,驱逐舰和巡洋舰,同时在舰载版基础上研制潜射型“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配备在核动力驱逐舰,而且俄罗斯空射型“幼虫”-MD高超声速反舰导弹也正在紧锣密鼓研制中。

在高超音速反舰领域,中国也推出本国东风-17超音速反舰导弹;型驱逐舰刚试射舰载版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轰-6N轰炸机配备空基版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同时美国也正在试射本国高超音速导弹。可见,中美俄三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竞争激烈,但其始终无法离开反舰导弹范畴。

中国正在研制跨介质超音速反舰导弹,区别于传统鱼雷和反舰导弹,实现鱼雷和反舰导弹两者切换模式,在保持2.5马赫超音速巡航飞行,同时能够以每秒米速度在水下高度航行,随意切换航向或者航行深度。正如中国科研团队称,没有任何现役舰艇防御系统能够应对如此快速的跨介质超音速反舰导弹,将增加导弹突防能力。

中国新型跨介质超音速反舰导弹采用两种黑科技:超空泡技术和“硼”推进剂,解决面临着最大挑战问题:动力系统,保证在吸入空气和水下推进的动力系统。《南华早报》强调,“硼”是一种轻量化的元素,在空中或者水下发生剧烈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保证导弹发动机所需要的动力。湖南省长沙市国防科技大学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鹏飞和他的团队在固体火箭技术》杂志公布跨介质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动力系统蓝图。

在年美空军在燃料中添加“硼”增加超音速轰炸机的威力,但碍于当时条件限制,在燃料中添加含有硼纳米颗粒固体燃料,难以控制同时降低发动机性能,不得不中止此项项目研究。近年来,全球在高超音速竞赛上取得进步,再次在目光锁定在“硼”应用和研究,而且中国制造出硼纳米颗粒的固体燃料制造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将导弹加速到五倍音速以上,同时美国也正在研制类似类似超燃冲压发动机项目。

美海军研究采用氮化硼制成的纳米管,为时速超过公里(折合英里)的高超音速武器提供动力,但美国此项研究存在着局限性,只能在空气中工作,无法在水下运用。中国科学家团队所研制硼动力冲压喷气发动机克服美海军缺陷,可实现在空中和水下两种模式下工作,采用独特的组建,例如可调节的入口和排气喷嘴,保证硼在不同环境中的燃烧效率,为进一步增强其推进效率,采用硼燃料棒。

中国科学家团队在燃料中增加“硼”比例,这种跨介质冲压发动机,采用富含硼燃料棒的固体推进剂,能够在空中跟外部空气或者海水中一起燃烧,产生高温气体并通过喷嘴产生推力,具有高比冲和简单的结构,是跨媒体反舰导弹的理想动力源,而且中国科学家团队正在采取硼颗粒的改性、制造工艺的改进和晶粒质量特性,解决批量生产、点火和燃烧控制方面等问题。

随着,中国在新型导弹研制上取得进步,势必掀起新一轮的导弹研制热。台媒称,中国正在研制一款比传统鱼雷打得更远、更快的跨介质超音速反舰导弹,这种导弹将直接威胁到美海军航母打击群的生存。同时,中国研制出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可运用在高超音速武器,如果再添加硼纳米颗粒,将进一步增加高超音速武器的飞行性能。

美海军正在研制新型防空系统拦截超音速和高超音速武器,增强美海军在面对超音速和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打击的拦截能力。在美海军研制新型防空系统之际,中国将继续加强在高超音速武器上的努力,同时研制新型远程反舰导弹,而跨介质超音速反舰导弹则是理想中打击美海军航母打击群的武器,采用空中和水下两种模式,结合传统鱼雷和反舰导弹优势,直接让美海军航母打击群难以招架。

一旦中国将跨介质超音速反舰导弹部署和运用,将可实现在由空中,水面舰艇和潜艇发射,承担起对海作战的“重拳”,配合高超音速武器颠覆未来海战,依靠着两者突防能力强、效费比高等优势,将对美海军航母打击群防御带来严重挑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