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的高超音速导弹,为何外形差别很大因

白癜风的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526/4394583.html

高超音速武器的是指飞行速度在5马赫以上,飞行轨迹不遵循传统弹道导弹的抛物线弹道的新型导弹。中国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首次向世界展示了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震惊了世界;在随后的几年中,俄罗斯也陆续公布、试验和装备了”锆石“、”匕首“、”先锋“等高超音速导弹;在不久前中国公布的海军演习视频中,又展示了疑似从导弹驱逐舰上发射的新型高超音速导弹,网上也流传出由轰-6轰炸机携带的空射型高超音速导弹。

美国发现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不再领先后,也多少有些“焦虑症”,能明显看到从年开始,已连续启动了十余个高超音速武器研究项目,后来逐渐缩减为几个实用性较高的武器项目,包括美国空军的空射型AGM-A导弹项目,美国陆军的“远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美国陆军与海军共同开发的“通用高超音速滑翔体”C-HGB项目,美国海军将使用这个滑翔体研制“常规快速打击”CPS高超音速导弹等等;同时美国导弹防御局也开始研制高超音速导弹防御系统。

  美国如此不惜成本、快马加鞭的启动高超项目,不是没有原因的。美国在冷战之后花费几十年时间构建起来的导弹防御系统,都使用拦截弹对敌方发射的弹道导弹在不同的飞行阶段进行拦截,包括在中段拦截的GBI,在末端拦截的“萨德”、“标准-6”和“爱国者-PAC3”等导弹。这些导弹能够成功拦截弹道导弹的理论基础在于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很稳定、可预测,机动能力十分有限。然而高超音速导弹的飞行轨迹是完全不可预测的,能够在大气层内随意机动飞行,这就让拦截概率大幅度降低。

从中美俄几款高超武器外形能看出,差别其实很大,有的像小飞机,有的像锥形弹头,有的还有进气口,为什么同样都是高潮武器,外形差别这么大?是由哪些因素和需求决定的呢?

  目前高超音速武器大致上分为两类:

一类是火箭助推高超音速滑翔导弹。这种导弹利用火箭加速到5马赫以上,然后弹头在大气层内进行无动力滑翔,并且能够利用气动设计来调整飞行的高度、速度和方向。目前中国和美国已经公布的所有高超音速武器,以及俄罗斯的“匕首”和“先锋”导弹,都属于火箭助推高超音速滑翔导弹。不过,高超音速滑翔体也有许多不同的构型,包括东风-17那样的楔形乘波体滑翔器,也包括美国LRHW和C-HGB项目的双锥体高超音速滑翔器,甚至普通的锥形弹道导弹弹头在攻角合适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的可控滑翔能力。乘波体滑翔器拥有更好的气动设计,更加机动灵活,而双锥体滑翔器则拥有更高的容积,更加方便安排战斗部和制导系统。

另一类是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的吸气式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俄罗斯的“锆石”导弹和美国空军曾经试验过的X-51A高超音速导弹就是典型的代表。不过“锆石”导弹已经投入现役,X-51A项目在断断续续的试验之后已经失败。吸气式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能够使用大气中的氧气作为燃料燃烧时的氧化剂,不用像火箭助推高超音速导弹那样需要自己携带氧化剂,因此体积可以做得更小、重量更轻。从理论上说,吸气式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研制难度要比火箭助推高超音速滑翔导弹大很多。

其实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上开始得很早,与前苏联是同步的,都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载人航天竞赛中发展起来的,基础十分雄厚。美国的太空博物馆中都陈列着美国在几十年前试验的乘波体、双锥体和其他类型的滑翔器。那为何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落后于中俄了呢?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苏联/俄罗斯没有建立起美国那样强大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美国缺乏突破防御系统的压力,因此没有在这方面下太大功夫;另一方面,美国其实一直没有放弃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各种项目,但是由于高超音速研究基础设施的不足,尤其是缺乏先进的高超音速风洞,使得研究并不顺利。美国宇航局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就陆续开始建设了Ames、Glenn和Langley三个实验室的高超音速风洞群,但是它们的指标按现在的标准看已经落后了。

而中国则在近些年建设出了好几个高超音速风洞群,包括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气动院的FL-63和FL-64高超音速风洞,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JF-12和JF22高超音速风洞。俄罗斯的莫斯科中央空气动力研究院也拥有数座高超音速风洞,这是俄罗斯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保持领先的关键因素。

按照计划,美国的首款高超音速导弹将在年投入使用,算是解决了有无问题。但今后武器发展态势如何,还要进一步观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